吕小博客

《金蝉脱壳》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8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宋毅

金蝉脱壳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人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这一课时,我从金蝉脱壳的过程入手,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但可能方法错误,太局限于所谓的第一课时框架,所以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古诗导入,激发情趣

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正好是刚学过的《古诗两首》中的《所见》中提到的蝉,提问学生:为什么牧童会忽然闭口立?原来是因为想捕捉鸣叫着的蝉,我便由此引出蝉不仅会唱歌而且会脱壳,从而引出课题“金蝉脱壳”并相机提醒学生“壳”的读音。从课题我再让学生联想到金蝉脱壳如今的比喻义,但是学生预习的不够充分,金蝉脱壳的比喻义及典故几乎没有学生知道。介绍完比喻义就让学生回归文本,想一想课文中会如何写金蝉脱壳,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要想把文章读通,首先得读准字音,所以我让学生读通课文读顺课文并以几个问题相辅: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联系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理解词语的含义。(3)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找一找课文哪几小节具体写了金蝉脱壳的过程。 接着便请学生交流一下课文描写的金蝉脱壳的过程在哪几小节,学生很快就说出了是3-6小节,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们再回归文本重点读通读顺3-6小节,并归纳出脱壳前、脱壳中、脱壳中的过程,体会这一过程的奇特动人,由此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我把本文的教学难点设定为:初步感悟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所以我想通过对第一部分(1-2)小节的梳理来体会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我提出了以下问题:

同学们,作者为什么会想到去观察金蝉脱壳的过程呢? 同学们自然而然地找到了1-2小节。这时便询问学生哪件事神奇有趣?学生便找到了这样的语句“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这时,引导学生从哪些词上体会到“神奇有趣”?学生便从“偷偷地、脱掉、换上......”等词语体会金蝉脱壳地的神奇有趣。

而在这一部分中,第2小节比较特殊并且具有指导意义,它是一个过渡段。因为高年级学生最主要的是从文本中学习到文章的写作方法与写作顺序,所以渗透过渡段的指导能对他们的写作有一定的帮助。

四、总结

今日听了薛校长的一席点评,我受益匪浅。《金蝉脱壳》我采取了比较常规的方法进行教学,没有新意,而且没有抓到文章的精髓,导致学生云里雾里。我应该主要抓住第2小节和第6小节两个比较特殊的段落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用一条线串联起整篇文章的教学,而不是散点状地进行教学,学生很可能不明白老师在作什么,也不能学习到文章的精彩之处。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一定改正自己的方法,做到真正的“由读向写”。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吕墅小学 苏ICP备10010131号